西安高新區灃河、潏河入灃口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
項目概況
工程主要位于西安高新區秦渡街辦、興隆街辦、草堂街辦、東大街辦以及靈沼街辦,設計內容包括河道治理:灃河西戶路橋至下游880 米,左岸896m,右岸194m;潏河上游起點為潏河242 鄉道橋,下游終點為潏河與灃河交匯口,長度約1.76km;高冠河南起省道107,北至灃高交匯口,長度約2.75km;太平河起點團結公路橋北1km,終點灃太交匯口,長度約5.78km;紫溝河起點為s107,終點為太紫交匯口,太平河主要支流,全長約6.4km;靈沼河疏通高新區段長度10.7km。生態蓄水工程:灃河西戶路液壓壩1 座,99m×3m;太平河溢流堰1 座。生態治理工程修復面積175.86hm²,綠道工程長度33km,面積12.53hm²。灃河、潏河入灃口交匯處儀祉橋一座。
本次景觀修復主要包括灃潏灘地區域:包括儀祉橋、灃潏三角洲景觀工程11.11ha、潏河灘地生態修復面積約47.04ha,高冠河2.75km,共計生態修復面積約19.86ha(含堤外20米護坡綠化及堤內灘地生態修復)、太平河5.78km,共計生態修復面積約57.33ha(含堤外20 米護坡綠化及堤內灘地生態修復),紫溝河6.4km,共計生態修復面積約23.98ha(含堤外5 米護坡綠化及堤內灘地生態修復),灃河880 米景觀修復工程14.4ha(單側堤外50m護坡綠化),靈沼河10.7km,總面積約2.14ha。以上總體景觀生態修復面積達到175.86ha。
高新區規劃推動以“理水、連水、活水”為核心的水生態環境整治,穩固水系生態空間,保障水資源補給平衡,提升水環境質量,形成水清岸綠的藍綠空間體系;進而推動以“清水、賞水、玩水”為核心的濱水空間利用,充分發揮優良生態環境的吸引力,營造高端品質的生活、生產空間。根據中規院上位規劃,灃河流域內規劃形成“一河四水多支、一心多園”的水系網絡;規劃整治多條入河支流,加強河道交匯口生態修復工作。
總平面圖
設計理念
灃潏河口作為水系交匯地,占據高新區極為重要的水系樞紐空間,需梳理水系脈絡,做好連通基礎,發揮調蓄凈化功效。以綠道和步行橋串聯區域各片區節點,打通潏河南北兩岸的河口交通,形成便捷的慢行聯系。治水需求基礎上,構建湖鏈式濕地水網,豐富水形表情,結合植物群落配置打造豐富有趣的水岸空間,做到以水為核,依水塑景,伴水而棲,親水成趣。
設計思路
1、總體概念:從“四水歸一”到“九水聚心”
2、流域治理:廊、心、溪
• 塑廊:太平河生態廊、高冠峪生態廊、潏河生態廊
• 聚心:三角洲濕地、潏河西濕地、儀祉湖修復
• 治溪:紫溝河(花溪)、靈沼河(流溪)
設計策略
鳥瞰圖
設計亮點
1、堤防隱形化
2、建筑融合場地
3、空間疏密有致
4、結合水水利設施
5、配合夜景燈光
6、展現優美的形態
7、打造濕地景觀
8、水天一色,交相輝映
9、打造觀景平臺,聚集人氣
10、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11、現狀植物保留
設計思路
1、總體概念:從“四水歸一”到“九水聚心”
2、流域治理:廊、心、溪
• 塑廊:太平河生態廊、高冠峪生態廊、潏河生態廊
• 聚心:三角洲濕地、潏河西濕地、儀祉湖修復
• 治溪:紫溝河(花溪)、靈沼河(流溪)
3、設計策略
4、鳥瞰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西安高新區灃河、潏河入灃口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
業主單位:西安高新區市政配套建設有限公司
項目總監:龔平、成登輝
設計單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主創設計:周楊軍
設計團隊:付本闖、潘磊、閆紅麗、戰勝男、倪安然
施工單位: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譚繼承
獲獎情況:第十三屆園冶杯市政園林獎生態景觀類銀獎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仁壽縣城市會客廳項目
打造與仁壽縣景觀結構一脈相承的景觀格局,以兩館三中心為城市綠地結構核心交匯點,建立“一心、兩環、四園、六帶、多點”的景觀結構,打造仁壽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名片【詳細】
天津海河柳林“設計之都”設計公園一期方案公示
根據公示信息,設計公園一期項目將包括設計之家、天津之翼、藝術之家、文創之家等多個地上建筑版塊,對綠地規劃、機動車停車位規劃以及雕塑、公廁、小賣部消防安全設施等建設內容作了規定【詳細】
北京世園公園打造“水陸空”綜合體育公園
2023年的春日,園內水上運動中心啟動建設,延續體育文章,世園公園將打造智慧戶外運動公園、北京世園航空飛行營地、水上運動中心、自行車運動主題公園,一個涵蓋水上項目、陸地項目、空中項目的綜合體育公園正呼之欲出【詳細】
休閑農業如何深挖鄉村特色?
突出綠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態田園底色、守住鄉土文化本色,持續做精做優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讓更多田園風光、秀美鄉村成為鄉親們的“聚寶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