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瑞景觀丨深圳市南山區福利中心三期
每個人,
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變老,
最終老得像個孩子,
老得做事情會像幼時一樣笨拙,
老的身邊時刻需要有人來照顧。
《媽媽!》聚焦國產電影少見的老年題材被各大媒體熱議,電影講述了85歲母親照顧65歲患阿爾茲海默癥女兒的故事。圍繞這對老年人的生活,對阿爾茨海默人群的現狀和心境投去關注目光。影片更是入圍了2022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老齡化愈演愈烈,老年人需求更加多樣化的大背景下,引發更大的養老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思考。人進入老齡的時候,身體會發生巨大改變,尤其在感官能力和行動能力上。需謹慎考慮什么樣的活動既有趣又能在他們的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這些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設計和環境是否能夠支持這樣的活動。
賽瑞景觀攜手老年人研究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周燕珉教授及其團隊,共同完成了深圳市南山區福利中心三期適老化景觀設計部分,其中就有對阿爾茨海默人群的景觀設計探討,為滿足更多需求的老年人的適老化景觀提供了范本,旨在打造中國的養老示范性標桿項目。
深圳市南山區福利中心,是一家公辦福利養老機構,由深圳市萬頤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管理。自創立以來,先后獲得“全國‘敬老文明號’先進集體”“省最佳養老機構”“省五星級養老機構”“全省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省巾幗文明示范崗”“市民政系統社會福利類(2007-2011年)先進單位”“區精神文明示范窗口”“區巾幗文明標兵崗”等榮譽稱號。
福利中心主入口
5大層面思考適老化景觀
我們常說老人要康養,很少說要健養,因為對老人來說,強壯體魄已經不是首要的,讓他心情愉悅才是首要的。
從行為學角度,“康”是目的,“養”是手段。從生命學角度,康養要兼顧生命的三個維度,包括生命長度,精神層面的豐富度,還有生命的自由度。
我們抓住康養的內核所在,從5大層面來研究和實踐(包容性,治愈力,豐富性,共情力,針對性)如何讓老人在我們的景觀設計中保有健康,感受快樂,生活的平靜和安詳,這是一場關于身、心、神的設計休養!
設計之初,設計團隊聯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周燕珉及團隊,在應對介助老人,特別是失智老人的需求方面做了深入探討和走訪,了解除了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外,失智老人的行為特點和心理特點,進行一系列針對性、合理性、系統性的設計。認真對待每個細節,深入觸達不同類型老人的豐富情感體驗。
以康養為基礎,健康養老,融入以上5大層面的思考,用景觀的方式改善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以及生活狀態。
5大亮點打造如家般溫暖花園
本次福利中心三期景觀設計包含了首層及多個架空層和屋頂花園,結合人群需求和場地條件,設計師設計出5大景觀亮點,專病專養康復園、全天候生活廊架、園藝藥理治愈園、文化禪意養老、立體多層養老,打造如家般溫暖的花園。
南山福利中心三期多層景觀設計
專病專養康復園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失智老人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中國是失智老人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如今,我國對失智老人的認識較為淺薄,目前沒有合理的治療手段。對于這群不可逆的病患老人,良好的空間布局和環境體驗可以緩解他們的情緒問題,延緩病情的發展。
失智老人與一般平常老人不同,患有記憶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空間認知障礙、失認失用及計算障礙)、精神障礙和異常行為等,表現出妄想、幻覺、身份識別錯誤、焦慮和抑郁、躁狂、淡漠和退縮、人格改變、行為癥狀等,同時他們自己卻不知道。
設計師們除了在考慮一般適老性景觀,更是需要針對這方面老人的行為和心理特點,打造符合他們的需求的空間。既能提升這部分特殊人群的生活環境,又能讓他們感覺自己是像正常人一樣受尊重和無差別對待,這是個難點。
失智花園鳥瞰
考慮到失智老人會無意識游蕩,花園整體空間布局設計需簡單,以免讓失智老人迷失方向陷入困惑,途中設有小景點,增強老人的游園興趣,增加老人的戶外活動時間。在道路規劃上設計師們采用了道路成環形,短小清晰,少有變化的回游動線,避免盡端式的道路容易讓老人產生疲倦和沮喪的情緒。
失智花園主入口
花園的入口只設一個且具有標志性,提高場地環境的辨識度,為失智老人起到指引作用,方便失智老人定位,容易找到返回居所的道路。
失智花園北側門
失智花園北側門-小門打開和關閉
對花園北側門進行遮擋設計,同時周邊墻面做類似材質一致化處理,弱化門的存在,避免失智老人誤入北側門迷失方向,同時設置穿行口,引導老人自然通過。
失智花園北側門小景
患者老人的體力和感知能力都會下降,讓其在評估是否趕往一個目的地的時候需要明確的視覺刺激和明確的距離感受。用鳥窩、帶水循環設備的魚缸(“聽覺”、“視覺”)等景觀小品物品吸引老人從門洞中穿行回游。
失智花園集體活動場地
一般失智老人身體機能與一般老人無差別,運動對于失智老人病情恢復有一定的好處,我們需同樣創造便于創造交流、對話的空間。設計師在座椅的選擇上采用帶扶手且可以摞起來的座椅,方便收納為老人做操運動騰出空間。
全天候廊架
我們希望老人平日里能全天候享受戶外環境,把架空層平臺整合成一個大花園。設一條長 160m 的環形步道,并結合步道串聯起各活動空間,全區風雨無阻連廊,營造豐富的全天候活動場所。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蒙蒙細雨時,老人均可以在戶外鍛煉、休憩、交流、漫步。
全天候廊架
老年人在情感上會更加依賴,在追求上更加執著,只有親近自然、與人交往、鍛煉身體,才能身心健康。
園藝藥理花園
園藝活動園
抬高的花池及雙層立體種植池從老人人體工程學出發,充分考慮老年人能夠接近,滿足不同身體條件的園藝操作,輪椅使用者也方便操作,鼓勵老人參與園藝活動。扶手的設計選用雙層高度扶手,不同高度扶手可以滿足站立的老人和使用輪椅的老人不同需求。
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都會逐漸衰退,設置綜合刺激人體五感的景觀環境,有花香、果香、葉香的植物,可以調節人的神經系統,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和機體活力。植物種類的豐富亦是吸引老人使用戶外空間的重要因素。藥理花園利用藥用植物擁有五行屬性,五行對應五臟,不同植物滋養五臟,為老人提供一個空氣清新、靜心愉快的自然健康療愈空間。
藥理花園
文化禪意養老
在繁華的都市中,特別是以深圳速度著稱的城市,我們需要給老人一個舒展身心的場所,休閑、養心。老人在一起相互交友,品茶,下棋,修身養性,其樂融融。
立體多層養老
多層的立體花園設計,灌木+地被+垂吊植物的形式讓老人置身于自然環境中,親近自然引發老人更愿意戶外活動。屋頂花園設計架構,開花植物攀巖而上,給空間增添了更多的生機,別有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讓老人在交友,休憩,聚會的同時享受花園般的體驗。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仁壽縣城市會客廳項目
打造與仁壽縣景觀結構一脈相承的景觀格局,以兩館三中心為城市綠地結構核心交匯點,建立“一心、兩環、四園、六帶、多點”的景觀結構,打造仁壽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名片【詳細】
天津海河柳林“設計之都”設計公園一期方案公示
根據公示信息,設計公園一期項目將包括設計之家、天津之翼、藝術之家、文創之家等多個地上建筑版塊,對綠地規劃、機動車停車位規劃以及雕塑、公廁、小賣部消防安全設施等建設內容作了規定【詳細】
北京世園公園打造“水陸空”綜合體育公園
2023年的春日,園內水上運動中心啟動建設,延續體育文章,世園公園將打造智慧戶外運動公園、北京世園航空飛行營地、水上運動中心、自行車運動主題公園,一個涵蓋水上項目、陸地項目、空中項目的綜合體育公園正呼之欲出【詳細】
休閑農業如何深挖鄉村特色?
突出綠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態田園底色、守住鄉土文化本色,持續做精做優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讓更多田園風光、秀美鄉村成為鄉親們的“聚寶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