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推進科學綠化 彰顯南京特色
南京綠博園左岸花海景觀 李博攝(新華社發)
江蘇省南京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推動全市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4月26日,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實施意見的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南京特色等有關情況進行了解讀。
九大重點任務 六項保障措施
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據南京市綠化園林局一級調研員齊佩文介紹,自實施“綠色南京”戰略以來,南京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取得明顯成效,森林資源總量實現18年連續凈增長,截至2021年底,全市森林覆蓋面積達到296.9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31.9%,自2018年起連續4年位居全省第一。
在落實國家和省關于科學綠化各項任務的基礎上,結合全市國土綠化現狀,實施意見提出9項主要任務,包括科學編制國土綠化規劃、合理安排造林綠化用地、因地制宜選擇優良樹種、嚴格落實綠色圖章制度、規范開展綠化造林施工、提升森林經營管理水平、突出改善人居生態環境、林業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國土綠化智慧管理。
圍繞科學綠化目標與主要任務,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投入機制,加大政策支持,推廣應用科學綠化先進實用高效技術,建立管理職責明確、運行機制順暢的林長制體系,廣泛宣傳發動,調動市民和社會各界參與國土綠化的積極性等保障措施。
彰顯“南京特色” 突出“雙碳”行動
實施意見既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科學綠化的“規定動作”,又結合南京實際,加入了彰顯南京特色的“自選動作”。如:突出綠化為民,提出兼顧發揮國土綠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景觀效益;通過更替樹種逐步解決飛絮擾民問題;在城市有機更新中,加強科學決策,減少城市建設對城市綠化的影響;居住區、單位推行生態綠化方式,改善市民居住、辦公環境;推廣屋頂、墻體、棚架、隧道口等立體綠化;建設“重點突出、協調發展”的林業產業體系;分類開展村莊綠化建設,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助力鄉村振興等措施,為全面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市厚植綠色生態基底。
針對當前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雙碳”工作,實施意見突出提升碳匯,把增強林業生態系統碳匯能力作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提出新增綠化以“三化”樹種為主,優先鄉土樹種和增匯樹種進行綠化;通過林相提升改造,提高林分蓄積量、碳儲量和生態服務功能;制定林業碳匯三年行動計劃等措施,為穩步邁向碳中和目標開好局、起好步,力求全市“雙碳”工作跨上新臺階。
據南京市綠化園林局林業發展處處長羅心寧介紹,南京在省內率先組織編制完成《南京市林業碳匯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森林增匯能力提升、碳匯林項目建設示范、城市林業協同發展等三大工程;制定優化森林結構、加強森林撫育、推進生態復綠等12項建設內容;推薦楓香、無患子、欒樹等21種郊野森林造林樹種,烏桕、五角楓、銀杏等18種城市森林營造樹種。
實施意見還突出智慧綠化的作用,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信息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國土綠化相融合,提高綠化管理水平。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山西出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
明確提出打造資源型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引領區、華北地區重要綠色生態屏障、黃土高原生態綜合治理示范區、黃河流域治水節水示范帶、內陸開放合作新高地、世界級黃河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六大戰略定位【詳細】
充分利用植物提高城市生態韌性
在日前舉辦的2022健康宜居與低碳城市國際論壇上,專家們建議,利用植物的力量提高城市生態韌性,消除城市與自然的對立關系,從而實現綠色低碳目標【詳細】
河北開展鄉村綠化美化亮化行動
《河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近日印發,提出到2025年,建成省級森林鄉村750個、新創建美麗庭院300萬戶【詳細】
世行項目“全球河流生態修復現狀分析和路線圖制定”案例征集...
目前,亞洲河流生態修復網絡(ARR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國際河流基金會(IRF)正在聯合承擔世界銀行項目“全球河流生態修復現狀分析和路線圖制定”。項目目標是通過分析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目前所采用的河流生態修復理論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