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iui4e"></nav>
<menu id="iui4e"></menu>
<nav id="iui4e"><code id="iui4e"></code></nav>
  • <menu id="iui4e"></menu>
    <menu id="iui4e"><tt id="iui4e"></tt></menu><dd id="iui4e"></dd><menu id="iui4e"><strong id="iui4e"></strong></menu>

    成都:建立全域公園體系描繪“綠滿蓉城、水潤天府”大美圖景

    2022-04-07 09:07:09         來源:成都日報     瀏覽次數:

    成都:建立全域公園體系描繪大美圖景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已成為成都市民的生活日常,圖為成都東湖公園 本報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呂甲 攝

      3月16日,《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公布,明確支持成都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和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

      記者注意到,《方案》提出建立萬園相連、布局均衡、功能完善、全齡友好的全域公園體系,這是厚植綠色生態本底、塑造公園城市優美形態的重要環節。

      成都將如何打造全域公園體系,描繪“綠滿蓉城、水潤天府”大美圖景?日前,記者采訪了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解讀成都將如何建立藍綠交織公園體系,讓整個城市成為大公園。

      “讓整個城市成為大公園”

      新增公園面積4300萬平方米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既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成都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成都量身打造的一塊‘金字招牌’,飽含著對成都探索人城自然和諧共生新實踐和超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的殷切期望,承載著2100余萬成都市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既全面體現了時代要求,又充分彰顯了成都特質,目標明確、路徑清晰、舉措具體。

      對于《方案》中提出的“建立全域公園體系”,據該負責人介紹,公園城市理念提出以來,成都市以“讓整個城市成為大公園”為目標愿景,以“青山綠道藍網公園”為生態骨架,全域布局大尺度生態廊道和高品質綠色空間體系,實施全域增綠行動,加快推進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環城生態公園、錦江公園等重大生態工程,塑造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公園城市形態,創造城園相融的城市格局之美。

      2018年至今,成都市累計建成各級綠道5327公里,新建各類公園86個,新增公園面積達4300萬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由2018年初的39.1%提升至如今的40.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2018年初的41.6%提升至如今的45.1%。
    推進多維度全域增綠

      建設靈秀峻美的山水公園

      《方案》提出,建設靈秀峻美的山水公園,依托龍門山、龍泉山建設城市生態綠地系統,推進多維度全域增綠,建設以“錦城綠環”和“錦江綠軸”為主體的城市綠道體系,完善休閑游憩和體育健身等功能,為城市戴上“綠色項鏈”。

      成都市龍門山、龍泉山“兩山環抱”,沱江、岷江水系“兩江環繞”,廣袤平原“沃野千里”,川西林盤“星羅棋布”,山水交融的自然本底,是天府之國的千年遺澤,也是公園城市的筑城之本。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市將依托龍門山、龍泉山構建大尺度的城市生態綠地系統,將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讓青山更綠、景致更美。龍門山區域重點是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以植被低干擾自然恢復為主,推進龍門山大熊貓棲息地生態修復和生態廊道建設,強化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功能。2022年修復大熊貓棲息地40平方公里,至2025年修復大熊貓棲息地不少于200平方公里;龍泉山區域重點是推進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實施“增綠增景”“減人減房”行動,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和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夯實“城市綠心”功能。2022年完成龍泉山國土綠化試點7萬畝,到2025年基本形成景觀豐富、生物多樣的生態系統,基本建立功能復合、場景多元的游憩服務系統和基礎設施系統。

      同時,還將建設串聯城鄉的綠道體系。成都將更加注重綠道體系的形態成網、功能成勢,引領帶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重點是以“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為骨架,持續推進錦城綠環、錦江綠軸建設,推動城市內部綠地水系與外圍生態用地及耕地形成完整生態網絡,打造城市“綠色項鏈”。同時加快推進社區綠道串聯城市公園、產業園區和公交站點,構建慢行微循環網絡。2022年,成都市將新建各級綠道800公里,“回家的路”社區綠道1000條,至2025年累計建成天府綠道突破1萬公里。

      《方案》還提出,依托岷江、沱江建設城市生態藍網系統,強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河流互濟、水系連通,加強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提高水網密度,打造功能復合的親水濱水空間。

      建設生態藍網與濕地保護息息相關,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在濕地保護管理工作上積極行動,近年來,成都建立健全濕地保護管理體制機制、設立濕地保護管理機構、逐步完善濕地保護法規體系、大力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增加濕地面積。下一步,成都將實施白鶴灘、朝陽湖、龍泉湖等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強化坑、塘、灌溉渠和景觀湖池等小微濕地保護。至2025年,全市濕地保有量不少于43萬畝。

      建設優質均衡的城市公園

      力爭2025年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于90%

      《方案》提出,統籌建設各類自然公園、郊野公園、城市公園,均衡布局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小微綠地,推動體育公園綠色空間與健身設施有機融合。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已成為成都市民的生活日常。

      在東安湖體育公園,一湖一環、七島十二景,將生態本底和生態效益完美結合;在環城生態公園核心區,農田里泛起陣陣綠浪,不遠處綠蔭環繞、薔薇點綴、湖光瀲滟……2021年,成都重點推進新金牛公園、東安湖體育公園等“百個公園”示范工程項目,截至目前,“百個公園”示范工程110個公園項目已實現全部開工,建成開放86個,面積超過867萬平方米,新改擴建成華區棲蝶園、龍泉驛區世茂廣場小游園等小游園、微綠地70個。

      同時,成都市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為牽引,更新利用城市剩余空間打造“金角銀邊”,截至2021年,按照“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要求,新建社區花園59個,新增綠地53萬余平方米。

      在棲蝶園,綠草如茵、花木繁盛,設置有健身器材、石凳桌椅、滑梯隧道等配套設施,打造沉浸式全齡互動的城市綠地;在成華區“風車綠地”,健身娛樂區、休息區、兒童游樂區等多個區域吸引了眾多市民……這些曾經無人問津的邊角地搖身一變,變為市民的微綠地、小游園,極大地豐富了市民5分鐘、10分鐘生態生活圈。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成都將牢固樹立系統化思維,實施差異化建設策略,努力讓城市公園布局更加均衡、景觀更加優質。

      具體來說,城市新區實施“公園+”策略,注重頂層設計,沿山沿水沿綠布局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建設各類自然公園、郊野公園、城市公園和體育公園;老城區實施“+公園”策略,結合“兩拆一增”行動、“金角銀邊”示范場景營造,因地制宜、見縫插綠,大力實施街心公園、社區公園和小游園、微綠地建設。2022年,全面完成“百個公園”示范工程項目,啟動并完成“十四五”公園建設實施規劃編制,力爭至2025年全市再新建公園100個,500米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于90%。

    編輯:liq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

    性色A∨人人爽网站
    <nav id="iui4e"></nav>
    <menu id="iui4e"></menu>
    <nav id="iui4e"><code id="iui4e"></code></nav>
  • <menu id="iui4e"></menu>
    <menu id="iui4e"><tt id="iui4e"></tt></menu><dd id="iui4e"></dd><menu id="iui4e"><strong id="iui4e"></strong></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