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大獲批全國首個濕地保護與恢復專業
記者從西南林業大學獲悉,該校申報的“濕地保護與恢復”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成為全國首個獲批該專業的學校,2022年將開始招生。
西南林業大學是中國西部唯一獨立設置的林業大學,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與建設,現已開齊所有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本科專業。該校2007年經國家林業局批準設立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2016年成立了國內首個濕地學院。
西南林業大學教務處處長楊思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經過多年發展,培養了一大批相關領域的專家、研究人員,有較好的師資基礎。但在研究的過程中也發現,該領域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全國各個地方濕地保護機構都建議成立相關的專業。
為此,西南林業大學依據自身特點及優勢,連續四年向國家教育部進行申報。近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該校申報的“濕地保護與恢復”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成為全國首個獲批該專業的學校。
“濕地保護與恢復”本科新專業的獲批,將為履行《國際濕地公約》、落實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培養專門人才,填補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人才培養空白。楊思林稱,該專業將于2022年開始招生。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論壇在線上舉行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席建超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進行了解讀,同時分享了對國家文化公園的概念特征以及《建設方案》【詳細】
寧夏國土空間規劃統籌確定造林綠化布局
明確要以水資源承載力為基礎,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注重規劃協調性、綠化布局合理性,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全面推進科學綠化,保障區域生態安全【詳細】
院士大師發布為城市品質提升貢獻設計力量倡議書
全國首個變電站景觀及功能設計國際競賽院士論壇、成果發布會在南方電網廣州變電站科普中心舉辦。何鏡堂、李立浧、王建國、孟建民、磯崎新與胡倩工作室5位院士和大師團隊代表等在現場共同簽署和發布倡議書【詳細】
秦嶺國家公園宣傳語征集啟動 弘揚秦嶺生態文化
經歷多年不懈努力,如今的秦嶺綠意蔥蘢、生機盎然。統計顯示,秦嶺森林7100萬畝,森林覆蓋率82%,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十個縣,有五個縣在秦嶺。寧陜縣達到森林覆蓋率96.24%。秦嶺是全國最綠的區域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