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健康人居與未來城市國際論壇暨第十一屆園冶高峰論壇在西安召開
3月27-28日,2021健康人居與未來城市國際論壇暨第十一屆園冶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論壇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尋求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良策,圍繞生態文明、城市規劃、建筑景觀等領域主題,舉辦了十六場主題論壇和兩場國外大師專題報告會等活動。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吳聰聰、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董普選等相關領導出席,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位專家學者、院士、設計大師參會交流,近千位專業人士參加大會。大會實行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實時連線全球專家,并全程開放視頻和圖文直播。
健康人居與未來城市建設,離不開綠色發展,環境友好,這也與國家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理念相一致。國際生態景觀協會副主席、亞洲園林協會主席奧斯曼·塔希爾在會上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專家分享理念、技術、經驗和資源,有助于實現聯合國新議程“所有人的城市”,建設更健康、生活質量更高的未來人居環境。
大會開幕式
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副理事長谷樹忠整體介紹了中國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國際水資源協會主席、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副理事長夏軍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校長王焰新院士,國家林草局濕地司副司長鮑達明分別從長江、湖泊和濕地的生態保護角度,表達了對城市綠色發展的思考。WCCO國際聯盟專家張建庭分享了杭州新西湖修復中重建良好生態的經驗。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呂斌從城鄉聯動角度,介紹了面向實現碳中和的都市圈生態建設路徑。
綠色發展需要綠色設計。國際景觀設計大師佐佐木葉二先生在專場報告會中分享日本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領域的經驗,以創意理念深度解析經典作品。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利介紹了北京冬奧會場館設計,以不同方式詮釋同樣的可持續目標。越南知名建筑師武重義以國際化視角,闡述如何通過設計“讓地球重回綠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谷樹忠演講
國家林草局濕地司副司長鮑達明演講
WCCO國際聯盟專家張建庭演講
佐佐木葉二大師報告會暨對話活動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呂斌演講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利演講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翔寧演講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彤演講
跨界融合是實現更好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論壇期間,眾多生態環境專家、城市規劃師、建筑師、風景園林師在研討中進行思維碰撞,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多位光影藝術家還分享了以景觀照明促進夜游經濟助推文旅融合的新探索。
后疫情時代,建設韌性城市逐漸成為共識。英國在韌性城市建設方面積累了較多經驗,大會分論壇之一中英城市韌性論壇邀請多位中國城市與環境專家,與全球知名工程顧問企業奧雅納共同研討,為國內外城市提供城市規劃和創新建設經驗。
中英城市韌性論壇對話環節
論壇期間,還舉辦了園冶杯頒獎典禮。園冶杯國際競賽已成功舉辦十一屆,以發現和培養青年設計師為己任,在園林、建筑、環境藝術等多領域積極促進城市發展。本次論壇對多個理念新穎、創意獨特的獲獎作品和國際設計師優秀作品進行了展覽和交流。
園冶杯頒獎盛典
優秀作品展
本次論壇由國際生態景觀協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園冶杯組委會主辦,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等單位,北京城市學院及西安當地高校提供大力支持。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省園博會13個城市園林園藝專題展完成布展
園博園內13個城市的園林園藝專題展布展全部結束。除了插花盆景賞石精品展以外,花卉花藝展的南京展區,用2萬多株勿忘我將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景點——紫金山和玄武湖微縮入畫,再輔以半花半蝶綠雕【詳細】
李翔寧:當代中國建筑的24個關鍵詞
以獨特的視角生動展現和反映當代中國建筑的實踐狀態【詳細】
2個植物新種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被發現
武夷山國家公園日前對外宣布,園內發現一鳳仙花科新種——武夷鳳仙花,以及一蘭科新種——武夷山對葉蘭。武夷鳳仙花由浙江農林大學和杭州師范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該植物新種目前只發現分布于武夷山【詳細】